首份新冠疫苗有效率報告出爐
隨著全球各國推出COVID-19疫苗接種計劃,疫苗對新冠疫情可以產生的實際影響逐漸開始顯現。
早在2020年9月份,筆者就曾撰文“新冠疫苗能消滅這次疫情嗎?”,對此問題進行了“展望”,認為:
“我們對新冠疫苗合理的期望是,比流感疫苗效果稍微好一些,可以通過自然感染和廣泛疫苗接種,將疫情轉化成危害性低于流感的地方性或者季節性流行病,已經是非常理想的結果了。”
稍早,筆者又再次撰文“新冠疫情如何結局?壞消息是可長期存在;好消息是會成無害的感冒”指出,新冠病毒不會消失,大流行結束后會轉變成地方性流行病長期“與人共舞”。
現在,以色列發布了世界上第一份輝瑞新冠疫苗臨床有效性的初步報告,發現在完成兩劑輝瑞疫苗接種后可以降低感染率33%。
對新冠疫苗的爭奪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當今世界的“不平等”,一些在世界上具有更大資源優勢的西方國家獲取了已經供應市場的新冠疫苗更大的份額。
其中,以色列和阿聯酋已為大約四分之一的人口,即約200萬人接種了新冠疫苗,挪威為所有住在療養院的居民(約40000人)全部接種了疫苗。
日前,以色列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個新冠疫苗接種在臨床試驗以外人群實際有效性的報告,在對200000名60歲以上的老年人接種輝瑞新冠疫苗2周的初步分析中,與沒有接種疫苗的對照人群相比,檢測到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率降低了33%。
換句話說,初步研究顯示,輝瑞疫苗真實的臨床有效性為33%。
疫苗的效力和實際有效性
日前,筆者在“新冠病毒疫苗的‘有效性’是如何計算出來的?”一文中疫苗的“效力”,和真實有效性之間的差別做了介紹。
簡單來說,疫苗的“效力”是在嚴格控制條件的臨床試驗中得出的“有效性”。
日前,輝瑞和莫納德兩種mRNA疫苗所謂“有效性高達95%”,指的都是在預防有癥狀新冠感染病例的“效力”。
而現實世界中,人群接種疫苗后真正預防感染的效率才是其真實的“療效”。
以色列初步報告的33%,就是輝瑞疫苗預防真實有效性的第一份“成績”。
沒有針對新冠病毒的可達免疫屏障閾值的“群體免疫”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群體免疫”一直是一個熱詞。
先是被全世界無論是專業還是非專業人士的“口誅筆伐”;隨著新冠疫苗的推出,人們則為“群體免疫”平反昭雪,開始討論建立群體免疫需要多高的免疫屏障閾值。
多數人認為,只需要人群中60到70%的人通過接種疫苗形成免疫力,就可以實現群體免疫;另一些人則認為這一閾值需要超過80到90%。
而早在“新冠疫苗能消滅這次疫情嗎?”一文中,筆者就已經強調,人類不會針對新冠病毒建立起可以達到一定閾值就可以“消滅”疫情的群體免疫。就像天花疫苗建立的起來的群體免疫將天花病毒“趕盡殺絕”;麻疹、白喉、水痘等疫苗建立的起來的群體免疫將這些疾病屏蔽在人類社區之外一樣。
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即使在疫情嚴重的國家加上普遍性的感染,也不能建立消滅疫情,或者將疾病“趕出”人類社區的群體免疫;相反,只能建立將大流行抑制成為地方性流行病的“低水平群體免疫”。
現在,以色列發布的世界上首份輝瑞新冠疫苗真實有效性報告初步印證了筆者的先前的論述。
這份初步報告再次提醒我們,新冠病毒不會消失,新冠疫情不會結束。
通過整個人類普遍的疫苗接種,可能好需要不止1、2輪,時間上可能再需要1到2年,新冠大流行才會被控制,轉變成流感那樣的地方性流行病。
具體到以色列的初步報告,筆者先前對新冠疫苗“比流感疫苗效果稍微好一些”的預期可能還是樂觀了一些。
新冠疫苗實際的有效性有可能還不及流感疫苗60%左右的真實的“療效”。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掃一掃,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太康海恩藥業有限公司 豫ICP備17043143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