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
- 分類:健康養生
- 作者:
- 來源: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公眾號
- 發布時間:2020-04-21
- 訪問量:3
【概要描述】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的情況下,人們都在關心怎樣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從而減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這里主要談一下適當運動與增強免疫力之間的關系,使大家對運動能否提高人體抵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一些認識。一、人體的免疫系統——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功能什么是免疫力,簡單地說就是人體抵抗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綜合能力。人體免疫系統可以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兩個部分。1.非特異性免疫系統非
適當運動增強免疫力
【概要描述】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的情況下,人們都在關心怎樣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從而減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這里主要談一下適當運動與增強免疫力之間的關系,使大家對運動能否提高人體抵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一些認識。一、人體的免疫系統——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功能什么是免疫力,簡單地說就是人體抵抗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綜合能力。人體免疫系統可以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兩個部分。1.非特異性免疫系統非
- 分類:健康養生
- 作者:
- 來源: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公眾號
- 發布時間:2020-04-21
- 訪問量:3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流行的情況下,人們都在關心怎樣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從而減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這里主要談一下適當運動與增強免疫力之間的關系,使大家對運動能否提高人體抵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一些認識。
一、人體的免疫系統——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功能
什么是免疫力,簡單地說就是人體抵抗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綜合能力。人體免疫系統可以分為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兩個部分。
1.非特異性免疫系統
非特異性免疫系統包括屏障(呼吸道黏膜等)、細胞(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吞噬細胞等)、黏液及黏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A、人體的補體系統等。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雖然不能針對某一種新的病原體,但是構成了抵御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線。簡而言之,它們都是“免疫衛士”。
皮膚的結構特征,使得病原體不容易進入完整的皮膚。病毒僅能從呼吸道、眼睛黏膜進入,但會遭遇黏液(咳嗽清除)、白細胞的吞噬等抵御。黏膜免疫的主要抗體存在于分泌液中,如唾液、淚液、初乳、鼻和支氣管分泌液、胃腸液、尿液、汗液等,擔負著重要的免疫功能,被認為是黏膜表面的免疫屏障,它能有效地抑制病原體黏附或侵入黏膜表面。這種免疫排除作用能保護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并阻斷病原體對機體的感染。
2.特異性免疫系統
有針對性的免疫功能是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功能,當人體接觸到某種病原體以后才可能產生特異性免疫功能。某些淋巴細胞是抗病毒的主力軍和核心力量。然而,針對病毒產生抗體,以及病毒特異性淋巴細胞大量產生的條件是復雜的,不同人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也就是免疫力高低的區分了。
3.非特異性與特異性免疫系統的關系
正常情況下,非特異性免疫是特異性免疫的基礎,非特異性免疫系統與特異性免疫系統協同合作為機體提供全方位的免疫功能。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系統常以協調的方式相互作用和重疊,從而逃避或破壞病原體、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和腫瘤細胞,并維持機體的健康。
一個人的非特異性免疫力強,似乎是擁有了“機槍和大量子彈”的“機槍手”,可以對不同的病原體進行“掃射”。但是我們面對一個新的病原體,如新型冠狀病毒,機體不認識它,加上它的傳染性很強,幾乎人人都成了易感者,人體針對這種新的病原體產生的免疫力就是所謂的特異性免疫力。一旦有了這種特異性免疫力,就等于獲得了針對這種病毒的“導彈”或者“狙擊手”,可以定點打擊,消滅病毒。
4.人體免疫系統中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是一把“雙刃劍”。免疫系統的反應與年齡、性別、基因和個人的健康狀況、體力活動水平等因素有關,因此免疫系統與病原體“搏斗”的結果也有所不同。如果進入體內的病原體過多,導致身體免疫反應沒有得到及時阻止病原體的機會,或者免疫反應發生遲緩,人體免疫系統無法控制病原體,就可能導致病原體在體內大量復制,引起機體的進一步損傷;如果病原體數量大,造成的損傷過重,免疫反應又很劇烈,更多的免疫細胞出現,形成激烈的斗爭態勢,反而對人體造成傷害。例如,在免疫反應過程中,炎癥細胞因子(它們在造血、血管生成、傷口愈合和新陳代謝中發揮積極作用)適量釋放,有助于機體戰勝病原體,縮短病程,然而,如果炎癥細胞因子釋放過多,形成不可控制的“洪水瀑布”時,就可能損傷自身組織器官。
二、適當運動增強人體免疫力的表現形式
規律運動的人可以有效提升人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力,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可以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1)增加血液中白細胞的數量,(2)增加白細胞的活性,(3)增加白細胞的功能,(4)誘導細胞因子的產生。
規律的運動除了能夠使人獲得相對穩定的免疫功能以外,還可以緩解精神壓力,有助于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改善睡眠質量,從而可以獲得綜合性的健康收益。因此,宅在家里的人要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
三、不同體力活動水平對呼吸道感染風險的影響
不是所有的運動都能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大衛·尼曼(David Nieman)博士提出,免疫功能會隨著運動強度與運動量而有所改變,而這會使得人們發生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呈“J”形曲線變化。
1.適當運動可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風險
研究顯示,從事規律運動的人,上呼吸道感染發生率較低。規律運動會降低18%~67%的上呼吸道感染風險,通過多種形式的有氧運動都能達到抵抗感染的目的,如快走、慢跑、太極拳、導引養生功、八段錦、自行車、游泳、球類比賽、有氧操等。一般來說,每天進行20~4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即40%~60%儲備心率,能說話,不能唱歌),已經足夠讓免疫系統產生有益于健康的影響,而且每個年齡段都可以通過運動來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風險。力量練習也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但是這方面的研究相對少一些??傊?,規律運動的人對一般感染性疾病的抵御能力比靜坐少動的人強。
2.劇烈運動會短暫地抑制免疫系統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劇烈運動后的幾個小時內,免疫系統的某些成分均顯示出抑制的功能。長時間(>90分鐘)的劇烈運動會短暫地抑制免疫系統。同時,運動強度不大,但是運動時間過長,也就是說運動量過大,也會造成機體免疫力暫時受到抑制。
劇烈運動或長時間運動造成免疫力下降的現象維持的時間并不長,數小時(3~20小時)后則可恢復到運動前水平。因此,劇烈運動并不會造成人體免疫力長期下降的狀態。
3.靜坐少動者呼吸道感染的概率高于適當運動者
宅在家里不運動者不僅抵抗呼吸道感染的能力下降,而且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風險上升。研究表明,每周運動的天數和靜坐少動習慣對心肌梗死發病風險的影響相差幾十倍到上百倍。
4.運動習慣對免疫力的影響
單次運動就能夠提升免疫功能。人們開始運動幾分鐘,分子水平和細胞水平即可出現良好的變化,但是維持的時間相對較短(3小時左右恢復到運動前水平)。但是每次運動都能短時間內提高免疫功能以對抗病原體,這將降低感染的風險。
規律運動可以全面調動人體的免疫力,并可以在較長時間內維持良好的免疫狀態。規律運動是指每周有150~30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或者75~150分鐘較大強度的有氧運動;每周2~3次抗阻練習。除此以外,應增加生活中的體力活動,如步行、騎車、上樓梯、購物、家務勞動等,這些活動也能提升一個人的健康水平,但是不能代替規律運動;還應該改變靜坐少動的生活習慣,每坐1個小時進行1~5分鐘的輕體力活動,如站立、慢速走動等。
四、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運動是良醫
傳染病能夠傳播有三個必需環節,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中任意一個被阻斷就可以遏制傳染病的流行。國家不惜一切代價采取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控制源頭等舉措,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就是控制傳染源,避免與病人或病毒攜帶者接觸。居家生活、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在公共場所戴口罩、回家就洗手,這些都是阻斷傳播途徑的有效手段。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幾乎每一個人都是易感人群,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是更加敏感的易感人群。因此,這些人群更要加強防護,控制好已有的慢性疾病,按時服藥,堅持運動,合理營養,保持良好的免疫狀態,降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以及感染后的死亡風險。(作者系北京體育大學教授)
文章來源于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公眾號
責任編輯:王雨馨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掃一掃,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太康海恩藥業有限公司 豫ICP備17043143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