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19醫保談判藥品名單正式公布已半月有余,雖然結局已定,熱度卻依舊未減。不少國談成功的企業都開始加大馬力,招攬人才到新入選產品的崗位上,但也有不少企業“黯然離場”,開始尋求院外市場。藥品談判畢竟是“雙方的買賣”,不管是掉以輕心還是失之交臂,都應該想好下一步該怎么走。
01 四產品續約失敗背后:影響幾何?
在2017年人社部組織的醫保談判成功的36個產品中,有5個成功轉入2019年醫保常規目錄。剩下的31個產品參與了2019年醫保談判續約,最終續約成功27個藥品,續約未成功4個藥品,續約率為87.1%。
E藥經理人梳理發現,未續約成功的四個產品為重組人干擾素β-1b、氟維司群注射液、甲苯磺酸拉帕替尼片和托伐普坦片,分別治療多發性硬化癥、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和低鈉血癥。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個產品都是2009年至2013年上市的新產品,皆無仿制藥上市。
其中,注射用重組人干擾素β-1b(Betaseron,倍泰龍)是一種多發性硬化治療藥物,在中國屬于罕見病用藥。倍泰龍2017年通過談判降價28.9%進入國家醫保目錄,醫保支付標準為590元( 0.3mg/支)。但從市場表現來看,倍泰龍在中國的銷售業績并不理想。米內網數據顯示,倍泰龍2018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為132萬元,是未續約的四個品種中銷售額最少的一個。
由此可見,對于罕見病用藥而言,一方面,由于沒有相對“強勢”的患者數量,藥品市場規模受限,另一方面,因為藥占比的限制,藥品進入醫保后,醫院購藥積極性不高,因此依然在院內難覓蹤跡,患者要去藥店自費購買,在尚無仿制藥沖擊的情況下,企業進一步降價的意愿并不高。
但從國家醫保局的角度來看,這幾個產品在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中失利也并不十分意外。例如,E藥經理人同時注意到,盡管注射用重組人干擾素β-1b和甲苯磺酸拉帕替尼片續約失敗了,但是同適應癥有新的產品,例如在多發性硬化癥方面,2018年賽諾菲的小分子口服藥物特立氟胺口服常釋劑型在國內獲批,此次就成功完成了醫保談判得以進入醫保目錄;來那替尼、吡咯替尼、拉帕替尼等三個產品都是針對乳腺癌HER2的小分子靶向藥,治療機理相同,但一系列數據顯示拉帕替尼目前國內的二線治療岌岌可危,即將被吡咯替尼取代,而后者正好是2019年新增的醫保談判成功藥品。
而另外一種情況則是原來就有上市多年的藥品可以供患者所用,例如氟維司群在2017年的醫保限制是“限芳香化酶抑制劑治療失敗后的晚期、激素受體(ER/PR)陽性乳腺癌治療”,其實醫保支付的地位比同樣定位在乳腺癌治療的芳香化酶抑制劑(AI)還要低。而托伐普坦片盡管作為已獲國內外心衰指南推薦的產品,但其對應競爭產品如高效利尿藥呋塞米、保鉀利尿藥螺內酯都是上市多年的老產品,都在醫保常規目錄之內。
由此可見,上述產品的醫保談判失敗并不代表該適應癥的患者無醫保藥可用。盡管也存在著患者“換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但整體來說,這類產品的進醫保失利,更大程度上對企業的影響更大,而對患者的真實影響有限。
02 新品入圍vs 談判失利
從整體來看,參加此次新一輪醫保談判的不乏2017年和2018年醫保目錄談判失敗的產品,如中藥血必凈注射液、注射用益氣復脈(凍干),西藥注射用尤瑞克林和注射用英夫利西單抗(限克羅恩?。?; 2018年醫保目錄談判失敗的產品蘆可替尼本次也進入了2019年醫保談判目錄,至此2018年所有進入擬醫保談判目錄的產品都進入了醫保談判目錄。
然而,仍有2017年醫保目錄談判失敗的產品沒有進入2019年醫保談判目錄,如注射用紫杉醇脂質體和心脈隆注射液。
至于2018年新上市的產品,CDE2018年年度藥品審評報告顯示,2018年藥審中心審評通過的新藥(NDA及IND直接批產)106個(按品種統計),包含關黃母顆粒、金蓉顆粒2個新中藥復方制劑,以及9個1類創新藥和67個進口原研藥。
對照本次70個新增醫保談判成功藥品,E藥經理人發現,新中藥復方制劑2個都沒有進入國家醫保談判目錄。9個國產自主創新藥品,除鹽酸安羅替尼膠囊2018年上市就已經通過談判進入了當年的醫保目錄,剩下8個產品有5個進入2019年醫保談判目錄。2018年批的國產新藥入選新版醫保目錄的幾率為66.7%,占比2019年新增醫保談判目錄70個產品的7.1%。而2018年新上市的67個進?原研藥中,共16個通過談判成功進入新版醫保目錄,占比2019年新增醫保談判目錄70個產品的22.9%。
在本次國家藥品談判中,丙肝藥因競爭性談判方式和價格廝殺慘烈程度受到業內廣泛關注,作為參與本次丙肝藥談判的唯一一家本土藥企,歌禮也在醫保目錄公布后第一時間做了說明,“本次丙肝基因1b型藥物的醫保談判是以整體治療方案總價格為基礎的競爭性談判。受方案中長效干擾素價格限制,談判沒有成功,但重要的是我們積極參與并盡力?!?/p>
歌禮制藥的抗丙肝1類創新藥戈諾衛(達諾瑞韋,ASC08)于2018年6月8日獲得NMPA批準上市,這也是首個由中國本土企業開發的直接抗病毒藥物,適用于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治療初治的非肝硬化的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歌禮制藥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銷售額為5540萬元,占據公司總營收的70%左右,結果公布當天,歌禮制藥的股價大跌25%。
從產品本身來看,歌禮的丙肝藥相比于進口藥并不占優勢,這次丙肝藥物入選產品最多的吉利德自上市起便給出了“誠意價”,多款藥物定價只有美國的15%到20%。另一方面,歌禮的丙肝藥尚未打通國際市場,國內市場進醫保與否對其產品放量有決定性作用。
而對于未來公司的丙肝藥物市場策略,吳勁梓曾對媒體表示,首先歌禮會加強基層市場銷售布局,以前做一、二線城市市場,現在主要做二、三、四線城市基層市場,以“農村包圍城市”的銷售策略布局。
03 PD-1困局
作為創新藥的代表,PD-1在本次醫保談判中備受關注與爭議。11月13日就有消息稱,BMS、MSD、君實、信達四家藥廠已經完成了醫保談判,伴隨而來的則是PD-1進醫保的多個版本結果。此前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原研藥至少進一個,國產藥至少進一個,這樣醫生開處方的時候選擇面會大一些。
但醫保目錄公布后,PD-1談判結果則超出行業預期,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注射液(達伯舒)成為唯一一個進入新版國家醫保目錄的產品。達伯舒于2018年12月24日獲CFDA批準上市,是治療霍奇金淋巴瘤的首個國產PD-1 抗體。
信達生物2019年中報顯示,達伯舒于2019年3月9日開始銷售,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的銷售收入為3.32億元人民幣。而根據醫保局公布的醫保支付標準,此次信迪利單抗的醫保支付價格定在了2843元 (10ml:100mg/瓶),相比于國談前的7838元 (10ml:100mg/瓶),降幅高達63.7%。
此前據民生證券分析,信迪利單抗有較大的意愿通過降價進入醫保。一方面cHL適應證競爭激烈,信達面對的是銷售能力強悍的恒瑞醫藥和百濟神州,且信迪利單抗贈藥后的定價比恒瑞的卡瑞利珠單抗高出近50%,在價格和銷售上均面臨壓力。在這些因素加持下,信迪利單抗通過降價進入醫保,先行搶占市場的可能性較大,且價格很大可能會低于恒瑞的卡瑞利珠單抗。
君實的PD-1特瑞普利單抗年治療費用最低,從藥物經濟學角度考慮進入醫保談判的其實概率相對更大。但此次未成功進入醫保,其中一個原因或許在于其目前適應證為黑色素瘤,市場空間并不大,且有強勁對手K藥在競爭,大幅度降價與市場空間的提升不一定成正比。因此君實并無太大的降價意愿。
04 回歸商業邏輯本身
醫保藥價談判雖已塵埃落定,但對于醫藥行業來說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從結果來看,119個品種藥品作為新增談判品種,其中談成70個,價格平均降幅60.7%,而在31個續約藥品中,有27個談成,平均價格降幅為26.4%。97個談判成功藥品多為近年新上市且具有較高臨床價值的藥品,涉及癌癥、罕見病、耐多藥結核、風濕免疫、心腦血管、肝炎、糖尿病、消化等臨床治療領域。
而從參與企業入選產品數量來看,一共有62家企業談判成功,國內企業42家,外企20家。其中進口藥高達49個,占比超一半。諾華和強生成為最大贏家,均有7個產品入圍。
值得注意的是,從2019年國家醫保談判的結果來看,有一點值得注意,即跨國藥企一旦真正的拿出魄力來,一批本土企業或者以仿制為主的企業真的要“瑟瑟發抖”了。
原因在于,以往以仿制為主的一批企業,其市場中的邏輯在于同類型的產品與跨國企業原研產品之間巨大的價格差。不同的市場定位下,高價的原研產品有其獨有的市場,低價的仿制產品也有其特有的行業邏輯,兩者相安無事,互不干擾。
但在當前藥品集采、國家醫保談判的當下,這一局面很快將會被打破。
一方面,跨國藥企降價的“魄力”已經開始顯現出來。這種魄力從最早2017年的那一輪試驗性的國家藥價談判中已經開始初步顯現出來,而到如今2019年國家醫保局組織的醫保目錄談判則體現得淋漓盡致。所有的企業都已經敏銳的認識到降價的必然,也開始有更好的接受能力。在這種前提下進行大幅的降價,于己而言,是以價換量,但對于本土的競爭對手而言,則是降維打擊。當本土企業原來賴以生存的價格差不復存在,本土企業的生存無疑將會面臨很嚴峻的局面。
而另外一方面,創新積淀的多少,決定了企業在當前大幅降價的背景下,能否快速回歸正常的發展渠道。誰能夠快速的上市更具競爭力的創新藥品種,誰能快速構建出無人能仿制的競爭優勢,誰就在市場上擁有的主動權。
從這一點來看,對于本土醫藥企業來說,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許還有很多!
聲明:本文系太康海恩藥業網站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太康海恩藥業觀點。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掃一掃,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太康海恩藥業有限公司 豫ICP備17043143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鄭州